一、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新能源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新能源专业知识、兼备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新能源分布式多能互补领域、特别是船舶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领域从事分布式系统或设备的设计开发、检测与维护、分析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热基础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础知识(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基础)、新能源基础知识(太阳能发电原理与技术、光伏逆变器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储能原理与技术、船舶清洁能源技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新能源汽车)。
二、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培养从事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相关技术工作并且能够改造传统能源的利用方式,具有创新能力和复合型知识面的人才。就业方向:电力公司、新能源设备制造研发、运行维护等工作单位,专业教师100%具备博士学位。
主要就业单位和岗位: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技术检验)
三、名师风采
李阳,男,1987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双碳”领域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重大政产学研项目3项,总经费2843万元。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效、柔性单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我国摘得了该领域的世界桂冠,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Nature, 2024, 626, 105-110. 第一作者)。并且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年产值超30亿元。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质量SCI论文12篇。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镇江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荣获全省高校、科研院所节约创效“金点子”、江苏省科技镇长团荣誉团员,科技创新先进个人、优秀论文专著,国际菁英创业大赛银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转让1件(500万元);兼职担任西安交通大学首席科学家,《稀有金属》期刊青年编委,江苏省工信厅专家,江苏海事局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