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导航系统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智能测控系统设计、虚拟仪器技术、复杂测量测试技术、机器视觉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培养目标:
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利用的基础知识,能够在传感器理论与应用、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测控系统与仪器智能化及其制造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测试、运维或管理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预期学生在毕业五年后达到以下目标:
(1) 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对仪器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达到工程师水平;
(2) 能在仪器科学及相关领域,特别是传感器理论与应用、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测控系统与仪器智能化及其制造等领域,在多学科环境中胜任设计、开发、测试、运维或管理等工作,并成长为业务骨干;
(3) 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能在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 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熟悉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有效进行团队合作,在工作中能与他人清晰明确的交流;
(5) 能通过多种渠道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能够跟踪前沿技术,具有创新应用能力。
2.毕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02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含升学)。
主要升学高校及就业单位
升学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
就业单位: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工程师)、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工程师)、南京三乐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昆山鼎鑫电子有限公司(工程师)、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工程师)、中铁建工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南京芊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横新软件工程(无锡)有限公司(工程师)
3.名师风采
齐亮
简介:男,1980年7月生,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和镇江市重点研发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共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和市厅级鉴定,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社会力量科技进步和市厅级一、二、三等奖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5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要研究方向:船舶智能化制造、船舶综合控制及保障、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
宋英磊
简介:男,1977年7月生,工学博士,江苏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数据挖掘与相关算法在自动化装置的应用研究,现担任美国研究学会(ASR)、新加坡国际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协会(IACSIT)常任理事、国际学术期刊《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SCIREA Journal of Mathematics》及《SCIREA Journal of Computer》等编委、IEEE国际计算机与通信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美国俄亥俄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博士毕业后,宋英磊立即被马里兰大学东岸分校聘为助理教授。期间他与美国霍华德大学的刘春梅(Chunmei Liu)教授等学者合作下完成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先设计出了能够计算一个图中最小独立支配集的算法,在国际上首先证明了弦图和近弦图中最小支配集的不可近似性,在国际上首先证明了弦图中参数化支配集问题的复杂性。这些算法和计算复杂性的结果,丰富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也为实践中设计相关问题的算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2012年12月,他放弃了美国的职位,进入江苏科技大学电信学院,于2015年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人才项目。公开发表英文专著1部,学术论文90余篇,SCI/EI收录72篇。主要研究方向:图像处理、自适应控制、优化算法设计、生物信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