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科技大学校品牌特色专业。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具有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应用于设计、开发复杂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电子与电工技术、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微机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

 

2.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大型互联网公司,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相关领域工作,可在研究院所、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发、教学和管理与维护方面相关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和岗位: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深圳市中兴云服务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测试,软件开发,工程师)

 

3.嵌入式培养

嵌入式培养是学校与专业相关领域的企业联合培养,部分课程由企业资深工程师来校讲课或指导实践教学,第四年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积累学生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嵌入式培养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更注重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贴近技术前沿,在就业上能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提高就业质量。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高尚职业道德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人才。

 

4.名师风采

  景国良,副教授,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江苏省首批和第二批一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人,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执委,江苏省知识工程与智能服务专委会委员,镇江市侨联委员,镇江市侨界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科技大学ACM程序设计集训队主教练。目前主要从事人机交互、体态语言、情感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荣获江苏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镇江市十佳教师、镇江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科技大学教学名师、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学业导师、镇江市十佳社团优秀指导教师、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优秀教练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江苏省首批一流课程、江苏省第二批一流课程、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推荐、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一等奖、镇江市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等奖、招商局海工科研创新奖、江苏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成果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项大赛,在包括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蓝桥杯等重要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指导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设计4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7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市厅级项目9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项7项,授权发明专利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