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培养掌握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在海洋石油气化工、海洋新能源、海洋矿物元素分离提纯等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成为海洋、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行业具有国际化视野、能源化工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节能与过程热集成、化工过程模拟、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海洋石油化学与炼制工艺、天然气水合物原理与技术、能源化工概述、能源化工工艺学、能源化工设计基础、海洋可再生能源化工基础、海洋可再生能源催化技术等课程。


二、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化工行业、石油加工行业、天然气化工行业、电厂化工综合利用行业、生物能源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行业、催化剂生产和研发行业。可以在这些行业从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等工作和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单位和岗位: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工程技术人员)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


三、名师风采

  于超,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156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同年11月进入布朗大学化学系及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加入江苏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申请人多年从事功能纳米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和适配纳米结构的微器件开发工作,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ARL)、美国能源部(DOE)、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NRL)以及Strem化工等多项基金项目。在Mat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各类文章40篇,其中一作论文(含共同一作及通讯作者)22篇,参与撰写专著章节1篇,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件,申请美国专利2件。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0081350)、江苏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等项目资金资助。并于2021年五月起作为青年骨干教师于上海江南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帮助解决企业项目中的相关技术瓶颈问题,为技术转化作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