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还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建有“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封装技术”“功能材料”6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并且学院与船海学院等共建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截至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焊接技术与工程”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




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服务船舶海洋,面向全国,培养具备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系统掌握金属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够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文化及环境的前提下,在船舶海洋、汽车、航空、电子电器、化工等行业从事金属材料产品研究和开发、新材料的制备加工、生产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及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腐蚀学、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专业创新实验、工程图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工程管理及人文艺术类课程。

       双语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近代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学,涂装工艺。




专业就业前景

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系统掌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需的编程、分析、实验、测控、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技能。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需求量大。可在科研院所从事工程材料及新型金属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的产品开发和研究工作,也可在船舶海洋、机械、电子电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化工、冶金、建筑、轻纺、军工等企业从事材料制备、材料选择与应用、材料质量与性能检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机理、涂料生产、涂装工艺、电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程应用及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从事本专业相关的理论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去向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江沿海地区,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和岗位: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吉田建材YKK(苏州)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江苏科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江苏中铁山桥重工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瑞声科技股控有限公司(材料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名师风采


      

       许俊华,教授,博导,“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理事;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铝合金激光增材制造、物理气相沉积硬质陶瓷薄膜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项目1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1项,江苏省工业支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


     

       王宇鑫,博导,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和《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表面防护,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高端外专引进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美国发明专利1件;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持江苏省级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培育)1门,主编教材及教参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