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技术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连续4年武书连全国大学学科专业排名数据显示,焊接技术与工程排名第二;“金属材料工程”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并且学院与船海学院等共建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截至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焊接技术与工程”已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查。




专业介绍

学制: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品德修养,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较强的焊接技术与工程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富于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较强自学能力、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船舶、海工、汽车、机械、核电、化工及国防工业等行业从事焊接工程结构分析、工艺设计与评定、焊接材料、焊接装备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连接原理、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焊接自动化基础、机械与力学基础、材料及冶金学基础、电气自动化基础、材料连接原理与工艺设计、焊接结构分析与设计、焊接方法原理与设备。

双语课程:材料焊接性、钎焊、微纳连接、弹塑性力学基础、焊接信息化与智能制造。  




专业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江苏科技大学是国内船舶行业唯一具有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校,拥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为办学历史最长的焊接专业之一。焊接专业是5A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研究经费充足,科研设备齐全,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素质高、适应面宽,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前途光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江苏省高校前列,薪酬也居于学校专业前列,近一半学生攻读研究生,毕业去向多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江沿海地区知名企业为主,从事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

主要就业单位和岗位: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招商局重工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东华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焊接工程师、质量工程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人员、焊接工程师) 




名师风采



王加友,教授,博导,江苏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焊接学报》编委;日本JSPS特别研究员、群马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焊接工艺与装备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支撑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美国专利2);获中国专利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学会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国防科工委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


 

方臣富,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镇江市十佳教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方臣富教授主要承担焊接工艺及设备、弧焊电源及舰船电源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海军装备部型号项目、省(部)及企业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中国国防(军队)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5项,中国机械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领导的科研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获一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主讲本科、研究生课程10余门;指导硕、博研究生80余名。


 


       邹家生,教授,博导,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中国机械工业教学协会焊接分委会副主任、中国焊接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焊接学会理事长;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新材料及其连接技术、焊接冶金及焊接材料开发等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80多项,通过省部级鉴定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新产品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优秀专利奖2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

   陈书锦,教授,博导,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电焊机技术标委会委员;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焊接过程控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件;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三等奖 1项;主编省重点教材1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挑战杯”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江苏省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李敬勇,教授,博导,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先进材料连接技术、异种金属连接技术、舰船建造技术等研究;主持承担预研、型号预研、装备建设、重大专项委托等项目5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6000余万元;发表论文40余篇;在先进材料连接技术研究、异种金属连接技术、新型焊接技术研究,有色金属在装备建设、轨道车辆等行业应用中的性能评估、结构建造技术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路线;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15篇;指导研究生获全国铸造大赛二等奖1项。